
2025年11月8日19:30,南通开发区能达剧院星光璀璨,作为国图文化“艺术阅享”系列巡回演出的重要一站,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携顶尖阵容在此温情开演《带你赏国乐》家庭亲子音乐会。剧场内座无虚席,超500名观众齐聚一堂,在沉浸式互动与经典旋律中沉醉于国乐的千年韵味,感受国家级艺术水准带来的视听震撼,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据悉,国图文化“艺术阅享”系列巡回演出此次共设4站,分别落地唐山、南京、南通、淮安四座城市,旨在将高品质民族音乐资源输送至各地,让更多观众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国家级艺术魅力。此次南通站选址能达剧院,核心原因在于能达剧院与开发区图书馆均由国图文化统一运营管理,依托自有文化阵地的联动优势,既能保障演出品质与服务体验,也能更高效地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播。为让更多市民共享艺术盛宴,开发区图书馆还特别组织读者参与观演,进一步扩大了这场国乐盛会的覆盖范围,让文化惠民的触角延伸至更多群体。

作为深耕民族音乐七十余年的国家级专业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此次带来超豪华演出阵容。副团长雷靛云亲自领衔,12位一级、二级演奏家及青年骨干悉数登台,竹笛、二胡、古筝、琵琶等十余种民族乐器轮番亮相,用精湛技艺诠释国乐魅力。
演出精选多首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经典曲目:聂耳改编的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以昂扬旋律拉开序幕,锣鼓铿锵间渲染出节日欢腾气氛;竹笛演奏家郑鹏带来的《牧民新歌》,以内蒙古民歌为素材,用清新曲调勾勒出草原牧场生机勃勃的景象;二胡演奏家李婷演绎的《葡萄熟了》,融合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明快节奏里满是南疆丰收的喜悦;琵琶演奏家王婧奏响的《十面埋伏》,更是以激烈旋律重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豪情,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国古曲的磅礴气势。




音乐会打破传统演出的刻板框架,以“专业讲解+趣味互动”为核心特色,整场活动由扬琴演奏家翟梦飞老师担任导聆,为观众搭建起与国乐对话的桥梁。演出过程中,翟梦飞老师结合每首曲目的创作背景、乐器特点展开通俗解读——从古筝演奏家雷靛云演绎《战台风》时的创新技法,到中阮演奏家徐琳琳《云南回忆》里的民族风情,再到唢呐演奏家史南南《百鸟朝凤》中对自然声响的模拟,导聆的讲解让观众不仅“听得见”旋律,更“读得懂”国乐背后的文化故事。
小观众们在导聆的引导下积极互动,主动提问乐器演奏技巧、曲目创作趣事,现场氛围轻松热烈。不少孩子表示,原本觉得“古老”的国乐,在讲解与演绎中变得生动有趣,真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演出中段的“消防彩蛋”成为全场焦点——南通消防三位消防员惊喜登台,与乐团携手演绎热门曲目《孤勇者》。国乐乐器的醇厚音色与激昂旋律碰撞,搭配消防员的深情演绎,既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包容性,也传递出消防员无畏坚守的责任担当,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这一暖心瞬间。
整场演出时长1个多小时,旋律与欢笑交织,让观众沉浸其中。演出落幕後,全场观众手持荧光道具齐聚剧院大厅,参与“星空合照”环节。点点荧光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与观众的笑脸相映,定格下这场国乐盛宴的温馨时刻,成为不少家庭珍藏的美好回忆。离场时,观众们纷纷称赞:“能在家门口看到国家级乐团演出,还有这么多惊喜环节,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感受到了国乐的魅力,太有意义了!”


自2020年11月7日图书馆与剧院开馆以来,五年间,开发区图书馆与能达剧院始终紧密联动,以“阅读推广+艺术鉴赏”为核心方向,共同扛起南通开发区文化新标地的旗帜。剧院持续引进优质演出、搭建艺术交流平台,图书馆深耕阅读服务、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二者协同发力,让阅读的墨香与艺术的雅韵相互交融,不断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区域文化氛围注入鲜活活力。
此次能达剧院成功承接国图文化“艺术阅享”系列巡回演出南通站活动,正是二者文化协同能力的生动体现——既展现了剧院在演出承接、现场运营方面的专业实力,也凸显了图书馆在资源联动、受众覆盖上的重要作用,更印证了两大文化阵地为区域文化建设赋能的坚定决心。
今后,开发区图书馆与能达剧院将继续依托国图文化的优质资源与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进一步深化“阅读+艺术”的融合探索:图书馆将同步拓展阅读场景,推出与艺术主题相关的书单推荐、文化沙龙等配套活动,让市民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剧院将持续对接国家级、顶尖级演出资源,引进更多元化、精品化的艺术活动。二者将持续携手为南通开发区文化艺术事业再添助力、再增光彩,持续书写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