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报道 | 阅读合伙人S2·E7《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条河,一个民族,一部文明史诗 日期:2025-11-01 浏览量 : 1367 来源: 本站

10月25日,阅读合伙人第二季第7期在我馆二楼影音室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由吴志霞担任主讲人,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分享书籍,引领读者走进迟子建笔下那片苍茫壮丽的北方林地,共同感受鄂温克族百年变迁的文明史诗,品味这部作品深沉而真挚的人文关怀。

本次分享围绕“一条河,一个民族,一部文明史诗”展开。吴志霞结合其丰富的文化观察经验,从书籍分量、民族画卷、人物命运与现代哲思四个维度,层层深入地解读了这部作品。她生动描绘了鄂温克族“跟着季节迁徙,鹿群在哪,家就在哪”的游猎生活,以及他们以桦皮为器、与驯鹿为伴的生存智慧,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广袤山林。

在民族文化解读环节,吴志霞引导读者深入感受了众多鲜活的人物与信仰仪式:从世代逐鹿山林、对山川心怀感恩的部落酋长,到为拯救他人而一次次牺牲自己孩子的妮浩萨满,其悲壮之举彰显了极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从部落内部独特的婚丧嫁娶、迁徙习俗,到与驯鹿间深厚的情感联结……这些细节共同构筑了一个坚韧而诗意的民族灵魂,引发了在场读者对生命价值与信仰力量的深深思考。

分享会的高潮落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一哲学命题上。围绕“下山定居”这一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现场读者展开了热烈讨论。是选择“电灯、公路的便捷生活”,还是坚守“山林、鹿铃的传统方式”?吴志霞结合“游猎”与“定居”的鲜明对比,从“万物有灵”与“人类中心”、“部落共同体”与“个体化社会”等多重角度,剖析了这一抉择背后的文化困境。她还从旅游行业视角出发,提出深刻追问:将原生文化地开发为旅游目的地,究竟是在帮助一种文化被看见,还是在加速其本真性的消逝?

本次活动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窗,让读者在领略少数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关于现代性、文化保护与精神家园的深度对话。正如分享尾声所言:“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或许真正的进步,正是在奔赴未来的途中,依然能回望来路,心怀敬畏与悲悯,在各自的文化根脉中,找到安放灵魂的力量。



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报道|光影铸魂·民族主题电影展映

下一篇 >>

【馆员培训】读者服务业务素养和服务创新技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客服热线

83506911

开放时间:8:20 - 19:00
返回顶部